股票代码:小9直播苹果app下载
新闻动态
双非TOP 50强大洗牌!第一竟然是它!

发布于:2024-08-08 03:25:21  来源:小9直播苹果下载  点击量:14次

  最近网上各项考研数据通过盘点近几年的考研趋势,在前几年报考人数不断激增的大背景下,

  不同于以往的“热门高校扎堆报考”,大家逐渐重视上岸率。因此慢慢的变多的同学选择“双非”院校,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985/211名校的考生。

  这也使得“降级考研”(也被称为“逆向考研”,即本科就读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同学在考取研究生时,“降级”选择报考普通高校的现象)成为热门概念。

  被分数线和报录比狠狠虐伤后,考研人逐渐认清了现实:与其死磕梦中情校,不如稳求“双非”,这也导致了“双非”院校报考人数猛增。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学选择“双非”并不是因为被迫,而是因为这一些“双非”值得!

  特别是这些双非top50高校,说他们卷过双一流,一点也不夸张!快和小研一起来看看!

  可以看到,10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总实力跻身百强,其中浙江工业大学(64名)、深圳大学(72名)、江苏大学(80名)、扬州大学(82名)、福建师范大学(87名)位列前五。

  当然,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个榜单不包括单独排名的六大类单科性学校,仅为综合类、农业类、理工类、师范类等偏综合的院校。

  对于2023年能够正常的看到,榜单中,浙江工业大学荣升为第1位,燕山大学掉出前10强,排到了第15名,而广州工业大学挤进了前10强的名单,并在主榜中排到了第100名。

  从这些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排名靠前的这些“双非”院校,可以在主榜中与985、211院校一较高下,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名次,还是非常有实力的。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东部沿海省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总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总实力强劲,师资力量雄厚,赶超众多985/211名校。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20个学科上榜。其优势学科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药学等。

  既有材料、机械、能源、土木等传统理工科,甚至不乏管理、会计、新闻传播学、教育、法律、金融等“卷王”专业。

  由于浙工大的硬核实力,其报考热度始终高居不下,其复试线也水涨船高。比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4考研复试线年复试线分!

  此外,该校考研初试不压分,而且复试并不会歧视本科院校!本科院校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可优先考虑一下报考该校。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公司和创新企业。因此,深圳大学在独特的领域和地域中展现出了超越部分211大学的实力和竞争力,尤其是在就业实习、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方面。

  深大的工程、材料、计算机专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2023年,深大超半数毕业生入职世界五百强。

  有不少学科专业的复试线分,甚至有专业的复试线分。复试线分数最高的专业是公共管理学410分;分数变化最大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上涨了72。

  深圳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仍逆势增长,达到24123人,增幅为6.1%!作为双非院校,这样的报考热度算是非常高了!

  虽然深圳大学是双非,但一直是“香饽饽”般的存在,录取分数线从始至终保持高位,有些优势学科的录取分数线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不相上下 。

  江苏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在多个主流世界大学排名中,江苏大学不仅位置稳步前移,名次也往往强于很多“211”院校。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1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工程学、化学、农业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江苏大学的分数线大多数都是国家A线,只要过了线就能参加复试,甚至部分专业出现了无人过线的情况。

  24考研中,江苏大学多个学院的多个专业招收调剂,存在大量缺额,你们可以冲!

  江苏大学上岸难度可以借鉴一般以省命名的师范类院校,并且近几年人气变高,24考研在初试分数线平稳的大趋势下,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的通信专硕居然由273分上涨到了310分,足足上涨了37分。

  之所以“逆向考研”现象逐渐变得越来越火热,其实在一方面也说明了考研的竞争和难度慢慢的变大了,所以有考研想法的同学一定要尽可能早些准备。

  尽管“双非”院校报考人数暴增,但不代表25考研的同学们不能选!毕竟相较而言,绝大部分“双非”院校还是要比985/211院校好考一些。

  我们选择考研时,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想想自己考研的初心是什么,对未来发展有咋样的规划,侧重于就业还是做研究?未来要发展的方向要说明?文凭、人脉、教育资源还是就业机会?

  举个例子,如果你未来打算做一名律师,并且想进入大律所工作,可能985、211的名头就不那么重要,相反“五院四系”在业内的认可度还更高一些。

  单纯就科研来讲,一些双非院校的专业实力比一些985、211院校的还要高,处在该专业研究前沿的大牛导师也不少。这种情况下,读个双非研究生也不错。

  双非院校中不乏专业实力强劲的好学校,而985、211也不代表没有弱势学科

  比如,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东北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黑龙江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被评为A类;而同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估结果只是C-。

  从下面学科升级结果的对比中能够正常的看到,除了实力强劲的985院校,也有不少“双非”院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B+以上的评估结果。

  就算是双非院校,也是要看专业和导师的。有些双非院校虽然名气没有985、211学校大,但专业和导师实力都很厉害,属于行业翘楚,一点不比名校差。

  还有个别院校,之所以没有评上985或者211,并不是实力不强,而是因为同一地区有其他学校评上了,这也与国家和教育部的统筹建设有关系,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学校对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质量,普通院校的本科专业不好并不代表研究生专业也不好。

  比如有些学校,研究生毕业后会立即进入企业,或者企业优先录用,并且待遇还不错。

  专业的工作前途必然的联系到未来的就业,大多数人读研的目的是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因此报考院校时也要看院校的就业前景。

  既然选择了考研,也为之付出了很多,我们肯定希望最后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尤其有些同学选了名校作为一志愿,但最后复试成绩只差一点点,这样一个时间段再去调剂,可能也没有合适的学校了。反而比自己成绩低的同学一志愿直接上岸,这样的打击也是非常大的。

  考研择校,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考取目标院校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让自己踮踮脚或跳起来能获得目标;

  如果目标太高,非常努力地跳起来后还够不到,就可能就要面临过往付出的一切打了水漂的结局。这种情况下,对比报考难度较高的985、211院校,选择好专业能力更强的双非院校,性价比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