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2-14 00:19:55 来源:小9直播苹果下载 点击量:14次
宜兴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结果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来源:宜兴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22-11-11 16:37:38 浏览次数:
当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在党委、政府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格外的重视下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三甲医院、二甲医院、一级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民营医院等各种医疗机构等级、层次齐全,基本能达到看病不出宜兴。
当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在党委、政府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飞速发展,三甲医院、二甲医院、一级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民营医院等各种医疗机构等级、层次齐全,基本能够达到看病不出宜兴。但是,“看病难”“看病挤”的情况仍然未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其中患者在各级、不同医院重复挂号、重复检查、重复排队就医,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包括患者方面、医疗机构方面和社保支付方面。
“绿色、共享”是我们国家的发展理念,为进一步科学整合我市医疗卫生资源,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撑,建设搭建以三甲医院为龙头、以辖区内医疗机构为协约单位的“医疗资源共享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四大机制”。
实际上,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一直倡导的“同城互认”,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实施。在宜兴市域范围内搭建医疗资源共享平台,协约单位挂号互认,为患者节约挂号费用,确实需要到其他医院去就诊的患者,同一天挂的号在成员单位可以重新使用或通过网络实现转挂号。
原来无法实现共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担心检查、检验的标准是否不一致,执行规范是否到位。二是无法在病历数据资料上实施引用。现在我市医疗机构均已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各级医院在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格外的重视,力度大、格局高,一些二甲医院的设备很领先,装备了治疗肿瘤的直线加速器、全身体检的PET-CT等。目前要解决的就是打通联网运作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互通共享机制。避免患者在不同、各级医院奔波会诊,节约大量的重复化验、检查费用,实现处方、检查申请、检验申请等互认;协约单位之间有时候因为设备实施缺失、医生休假、药品缺失等原因,也可实现到成员单位做取药、检验、检查等,充分盘活医疗资源。
对检查、检验异常或或病情诊断、治疗疑惑的情况,及时在平台上进行会诊建议,避免患者到处奔波就诊的情况,同时对提高我市整体的医疗技术水准大有获益,对医疗安全也大有促进作用。
对全市的医疗资源在平台上进行登记和监测,在遇到“抗大疫”“救大灾”紧急状况、需要统筹全市医疗资料的时候,平台能迅速查看各协约单位的医疗器械、医生信息、物资储备、就诊人员数量、医院剩余床位等情况,从而快速高效决策,更好更快发挥调度全市的医疗资源的作用。
您在宜兴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关于推进我市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府已交由我委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加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强化医共体数据中心功能,实现区域卫生健康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是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坚持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的原则,稳步推进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工作。由于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暂未能实现医疗信息互通与实时共享,无法实行同质化管理,存在诊断水平及设备标准等差异,重复检查的现象难以避免,通过“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医疗挂号、检查互通共享以及远程专家会诊等机制建立的问题都将得到妥善解决,根据平台相关归集信息数据分析,有利于建立医疗资源快速高效的调度机制。
(一)加强规划,项目管理更上新台阶。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科学谋划,为全系统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得到高效管控与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研究制定《宜兴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信息化与统计工作考评体系。二是修订了《宜兴市卫生健康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项目统筹管理不断规范,严格按管理办法进行采购实施。
(二)持续发力,基础信息化稳步推进。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提升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效率、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一是医院信息化成效显著。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分别确定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方案;二级医院电子病历结构化改造项目启动实施;和桥医院信息系统整体迁移,支撑新医院顺利搬迁;医疗废物监管平台建成,实现医疗废物全程追溯管理;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平台建成应用,实现医疗机构电子票据全覆盖,系统上线万张。二是基层信息化日益完善。区域基层体检系统上线,使基层体检工作更为规范、高效,2021年通过系统完成11.5万老年人体检。移动全科医生工作站项目真正开始启动,完成试点上线。上线家庭医生点单式签约功能,促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质增效。新增老龄健康管理模块,为开展老龄健康服务与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全年基层系统收集处置问题769个。
(三)智慧健康,群众健康服务更便捷。探索第三方投资合作模式的“智慧健康”项目落地,已完成四家试点医院的上线,启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的推广建设。可向居民在线提供预约挂号、门诊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等智慧服务。同时,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对接智慧城市APP、无锡E家APP、宜兴农商银行APP,同步提供智慧健康服务。自2021年7月上线万元。发布核酸检验测试报告131.89万份。
(四)统一部署,推进电子病历结构化改造。贯彻落实省、市卫健委有关医院门急诊电子病历系统结构化升级改造工作要求,积极地推进电子化病历结构化改造工作,完成了方案遴选。目前全市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完成升级改造,8家二级医院已启动改造工作,预计下半年能完成。二级医院改造完成率11%,暂列无锡第三。
(五)合理地布局,搭建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智慧医疗是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医疗融合,是当今世界医学发展的方向,已开始给医学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智慧医疗”项目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致力于打造一套集创新就诊、治疗、投诉、监管等于一体的全域健康数据治理平台,即城市医疗的中心枢纽。该项目一期于2021年6月启动建设,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二院、市四院四家试点单位已基本建成了患者在线、医生在线、医院在线、诊疗在线、管理在线五大功能体系。
(六)重点保障,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紧急上线预检分诊电子流调系统,为就诊病人提供预检分诊服务,医生可在线审核病人流调信息,实时与省卫健委对接,实时获取流调对象疫苗接种和核酸检验测试的数据。上线健康云检系统,与工信局、医院、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对接,为居民提供个人隐私信息登记、核酸报告查询功能,8.25日正式上线个,可随时为我市全员核酸检验测试提供支撑。
(一)稳步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一是协助人民医院做好新老院区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完成实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二是中医医院完成核心信息系统更换上线工作,年内启动院内平台建设,力争2022年通过电子病历等级评价5级标准。三是8家二级医院完成电子病历结构化改造,以及四级电子病历达标建设,2022年完成1家四级电子病历创建工作。四是根据基层实际医疗业务开展情况,上线输液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系统,用信息化为基层赋能,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目标。五是快速推进医共体内“影像与病理中心”、“心电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三大信息中心建设,促进紧密型医共体内资源流通共享、信息相互连通,依托医共体优质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能力。
(二)加强信息共享,促进相互连通。充分的利用“智慧医疗”平台,依托人民医院、中医院等龙头医院的资源及技术力量,促进各成员单位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统一医共体数据标准,努力实现所有成员间检查结果等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实时共享,最终实现群众看病省时省钱、医生诊疗规范合理、医疗资源高效利用、医患关系互信和谐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前景如何